人物專訪

傳遞純素主義的聖火|專訪海豚老師戴宇陞

2022-03-02 | 黃育上
複製連結

穿著海豚裝、海龜裝甚至是培根裝演講,是海豚老師戴宇陞的招牌,然而在令人發噱的裝扮下,藏著一顆敏感纖細的心。於求學階段接觸了動物權益的議題,同理與共感讓他不只成為Vegan(純素主義者),不食用、不購買任何動物性來源產品,更在大學三年級開始嘗試在各大校園演講,推廣蔬食、動物權益和減塑等相關議題,至今經歷了五個年頭。

 

靠著一股傻勁和熱血,畢業後的戴宇陞踏上了宣揚友善動物理念的道路。轉職為全職講師的他,至2021年底已累計超過500場的講座經驗,一切只為了讓世界更美好。他說:「我從來沒想過要放棄,因為這是我一直很想做的事情。」

 


史上最棒的演講

 

一切的起源,來自網路上的一場演講影片,標題聳動而直白的寫著:「將會是你聽過最棒的演講」。

 

該影片是美國傳奇性動物權利倡議者:加里.尤勒夫斯基(Gary Yourofsky)於2010年夏季在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的演說內容。他時而幽默風趣、時而挑釁,激進地對肉食主義提出質疑,並積極闡述純素主義(Veganism)的益處。這部影片被翻譯成數十種語言,如野火般在網際網路迅速蔓延,啟蒙並影響了一整個世代對於純素主義的意識,戴宇陞同樣接收到了加里所散播的小小火苗,燃起照亮自我生命的火炬。

 

「他在演講開頭的前五分鐘,播放了一段屠宰場的影片,那畫面之震撼遠遠超乎我的想像……」被重摔在地後奄奄一息的小乳豬、被硬生生摘掉牛角的牛隻,以及躺在地上掙扎、鮮血汩汩流淌的海豚,這些動物們的痛苦與驚懼構成一幅幅猙獰可怖的地獄圖。

 

 

對於家裡開早餐店的戴宇陞來說,這無疑是場震撼教育。那些曾被美味地送入口中的豬肉排,是媽媽店內的招牌,也是他的最愛,但他從來都沒想過,這些肉排的背後可能隱藏著這麼大的痛苦

 

「這場演講確實是我生命中一個滿大的轉捩點,它讓我開始意識到吃進口中的肉品,在死亡之前遭受各式各樣可怕的折磨與痛苦,而我沒有辦法假裝沒看到。」

 


從蔬食者到倡議講師

 

個性細膩敏感的戴宇陞,深刻體認到動物們承受的痛苦,下定決心要改變。「最快的方式就是從生活開始改變,所以我中午訂學校的素食便當,從一天一餐蔬食開始練習。儘管那時還很愛吃肉,偶爾還會跑去找團膳供應廠商的阿姨,偷偷和她們要肉類備品吃。」

 

改變並非一蹴可幾,戴宇陞慢慢練習接受蔬食飲食,從原本的一天一餐變成兩餐、上大學開始吃蛋奶素,到了大三更進一步地不吃雞蛋、牛奶,也不使用含動物性來源的任何製品,最終成為一位Vegan。

 

戴宇陞也嘗試將自己的體悟傳遞出去,開始把那段演講影片傳給身邊的朋友。他笑著說:「我會先和他們約時間,確定他們有空我再傳,等他們看完後就和他們一起討論,那時一度以為我在做直銷。」出乎意料的,如此游擊式的推廣獲得了很大的迴響,甚至有朋友受到他的熱忱感召,邀請他去班上演講。

 

穿著海豚裝於竹山高中演講。 照片提供:戴宇陞

 

儘管第一次演講的經驗有些掉漆,不僅一緊張腦袋就當機、吐出的字句斷斷續續,和影片中霸氣十足、神采飛揚的加里有著天壤之別,然而在準備演講的過程中,他逐漸產生一種使命感,更加確定推廣蔬食、動物權益是他最想做的事

 


將選擇權留給聽眾

 

幾場實戰經驗後,他發現如果以過多宰殺動物的過程作為切入點,對於聽眾來說反而過於沉重,更有可能變成一種指責。如此一來會增加聽眾的防衛心,造成反效果。

 

「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經驗是到某間大學演講,在我播完影片、簡單闡述我的觀點後,有畜產系的同學砰的一聲拍桌、站起來和我嗆聲說:『所以你覺得我們是殺人兇手嗎?』」戴宇陞已經忘記當初是如何收場的,卻清楚記得那次經驗帶給他的震撼。於是,他更加努力地去嘗試、思考:如何讓聽眾在舒服的狀態去接受和了解?

 

他開始在演講中放入自身的經驗,透過生動有趣、活靈活現的故事,拉近與聽眾之間的距離,並用寓言的方式,包裝生硬沉重的道理。「有時我覺得自己像一個導遊。我帶領他們進入一個全新的世界,但最後要不要行動、要不要選擇吃蔬食、要不要對動物以及環境更有愛,就交給他們自己去做決定,等於是將選擇權留給他們。」

 

 政大附中連續三年邀約海豚老師演講,講座結束以招牌海豚動作合影。 照片提供:戴宇陞

 

「記得有一次,我在一家素食自助餐吃飯的時候,有一位同學輕輕拍了我的肩膀說:『您是戴宇陞老師嗎?我有聽過您的講座!』」簡短寒暄後,才得知兩年前對方還吃葷,但在聽完講座後受到啟發,現在已經變成一位Vegan。

 

說到這裡,他無比興奮,因為這無疑是個自我實現的證明。他從一個上台容易緊張、腦袋空白而結巴的男孩,褪變成如同加里一般懷抱信念,並能夠對著大眾侃侃而談,甚至是影響、改變他者生命的講師。

 


念念不忘,無限迴響

 

轉職全職講師前後,正好遭逢疫情爆發,許多實體演講被迫取消。戴宇陞積極規劃線上講座,盡全力讓觀眾感受到如現場互動般的熱情。「雖然透過網路比較容易一次觸及更多人,但現場那種心與心之間的傳遞,全場跟著我一起深呼吸、屏氣凝神的氛圍,是直播、影片都無法取代的。」隨著疫情趨緩、漸漸又有單位邀約他親臨演講,不時也會在粉絲專頁上看到他與現場觀眾的互動。

 

除了廣泛演講,戴宇陞更創立了海豚教育工作室,希望未來能夠招募並培養更多夥伴,將蔬食理念的火種,更快更廣地散播到台灣這片土地的每個角落。「這就像一個傳承:十幾年前,我是台下、螢幕前數以萬計的聽眾之一;十年後,換我站上了講台。當時他在我心中種下了一個種子,如今我已慢慢成長茁壯,並繼續將種子傳遞下去。」

 

疫情期間以線上形式進行演講,仍致力製造親臨現場的效果。 照片提供:戴宇陞

 

從加里到海豚老師戴宇陞,那份對於動物的關懷與同理心點燃了心中的火苗,並如聖火般傳遞,一位一位地往外走出去。他們奮勇向前、跨出舒適圈,心目中理想世界的輪廓,在一次次踏上講台、拿起麥克風的過程中,彷彿愈來愈清晰可見。